硒是多種抗氧化酶的活性部分,這些抗氧化酶在控制氧化應激抗氧化損傷方面起著重要作用,硒的缺乏將導致體內氧自由基的增加,帶給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清除系統更大的壓力和損傷,可導致病毒的進一步擴散和對機體組織的損傷
最新研究成果揭示新冠病毒的傳播特征:高傳染性和高隱蔽性。由于新冠肺炎疫苗還未大規模普及,因此提高個人的免疫力至關重要,其中合理營養是免疫基石,缺硒會通過減少硒蛋白的表達而削弱機體抵抗力。

硒缺乏會導致宿主免疫系統受損。感染呼吸道病毒后,硒缺乏會引起的宿主機體氧化應激,增加機體出現氧化損傷和病毒發生基因突變的可能性。
硒具有抗氧化、維護機體免疫功能和抗病毒突變等特性,可能在新冠肺炎的治療中具有重要作用。既往研究顯示,甲型流感、SARS和埃博拉病毒在非洲和亞洲一些土壤硒含量低地區的漂移導致了其毒力的增加。
近期一項研究對新冠肺炎患者的治愈率與死亡率進行關聯分析,結果發現湖北省以外17個城市的新冠肺炎患者的治愈率與發硒水平呈顯著正相關;湖北恩施(富硒地區)新冠肺炎患者的治愈率約為湖北省其他城市平均水平的3倍;黑龍江省(缺硒地區)新冠肺炎患者的死亡率約為湖北省以外所有其他省份平均水平的5倍,這說明地域硒水平可能是影響新冠肺炎患者治愈率或死亡率的重要因素。

2.1 增強機體的抗氧化能力
硒是多種抗氧化酶的活性部分,這些抗氧化酶在控制氧化應激、抗氧化損傷方面起著重要作用,硒的缺乏將導致體內氧自由基的增加,帶給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清除系統更大的壓力和損傷,可導致病毒的進一步擴散和對機體組織的損傷。
新冠肺炎患者體內可出現氧化應激造成自由基堆積,導致患者出現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肝衰竭等。因此,硒可能通過抗氧化作用來減少新冠病毒感染所造成的機體組織的損傷。
2.2、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
硒能保護胸腺并維持淋巴細胞的活性,提高吞噬細胞吞噬病原體的能力,從而維護機體的免疫功能。最近的研究提示,硒在個體病毒性呼吸道感染中顯示出良好的免疫調節作用。因此,硒可能通過增強新冠肺炎患者的免疫應答能力,從而提高患者的抗炎和抗病毒能力。
2.3、抗病毒突變能力
硒的主要功能除抗氧化、調節免疫功能外,在應對病毒性疾病時還具有抗病毒基因突變的作用。有研究表明,硒能阻止一些病毒病原體向毒性更強的菌株進化。此外,硒參與抑制病毒感染引起的細胞凋亡也可能是硒防治病毒性疾病的機制之一。因此,硒可能通過上述機制在防治新冠肺炎中發揮重要作用。
平衡且充足的營養素對宿主的免疫防御和抗病毒能力至關重要。研究顯示,硒缺乏與感染病毒性傳染病風險的增加之間存在關聯。另外,富含硒的牛奶與無機硒形式或有機硒形式的強化劑相比,具有更高的生物利用度和生物活性,可能與牛奶硒的高吸收性和蛋白形態有關聯,因此,富硒牛奶在病毒性疾病的防治應用方面越來越受到關注。一項關于硒食品應用的綜述顯示,硒食品在抗乙肝病毒、預防癌癥和抗艾滋病毒方面具有一定作用,其作用機制是提高人體免疫能力和抗氧化能力。因此,將富硒食品應用于新冠肺炎的防治可能具有重要意義。
中華醫學會腸外腸內營養學分會提出了關于新冠肺炎患者營養治療的10條建議,其中特別指出了維生素B1、維生素C、硒和鋅的補充。中國營養學會婦幼營養分會專家建議:對于哺乳期的婦女以及不能合理膳食的兒童,推薦每日服用合適的含有鐵、鋅、硒等的復合營養素補充劑。美國腸外和腸內營養學會建議每日攝入60~100μg硒。
由于合并全身炎癥反應、膿毒癥等的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普遍存在微量元素的缺乏,研究者建議對這類患者應根據其監測結果適當增加鋅、銅、硒等的補充。此外,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對其他存在缺硒風險的人群,應注意監測其硒營養狀況。

硒因其抗氧化、維護免疫功能以及獨特的抗病毒突變能力,可能對新冠肺炎的防治具有重要作用。已有的關于硒與病毒的循證研究證據多集中于克山病、艾滋病、結核病、肝炎、流感等領域。
目前研究顯示地域硒水平與新冠肺炎患者的治愈率或死亡率可能相關。國內外相關的指南或專家共識均提出,應為新冠肺炎患者提供充足的每日所需的硒及其他微量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