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富硒蔬菜產業 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
高向秋建議:
涵蓋大豆振興計劃、黑土地保護、富硒產業發展等方面。
高向秋尤其希望把海倫出產的富硒健康蔬菜銷售到全國各地,讓農民的腰包盡快鼓起來。
她告訴記者,“現在全國都在邁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農業也要高質量發展,運用科技創新的成果。”
為此,她建議,國家相關部門對富硒蔬菜進行地理認證,為海倫的綠色有機食品“上戶口”,讓全國乃是全世界吃上產自富硒黑土的
放心蔬菜。

制定國家標準 推動富硒農產品發展
巫家世說:
發展富硒功能農業,可以實現農民增收、農業增效、人民增壽“三增”效應。陜西、湖北、廣西、山西、安徽等地富硒功能農業發展已經初具規模。
但從總體上看,我國富硒功能農業仍處于起步階段。他建議,對于富硒功能農業發展的現有問題,應引起重視并逐步加以解決。
“目前,富硒農產品缺乏統一的國家標準,出現了產品魚龍混雜、市場混亂的尷尬局面。”巫家世委員建議,國家有關部門組織開展富硒功能農業標準體系研究,
制定頒布不同等級的富硒農產品標準,在全國不同區域開展富硒農產品分級認證與管理工作。
針對富硒功能農業尤其是在富硒產品安全與營養評價等方面的科研力量薄弱問題,巫家世委員建議,實施科學富硒與補硒科技創新工程,利用科技為安全補硒保駕護航。
他希望國家有關部門支持、指導廣西設立“富硒土壤資源安全利用與硒養人體健康重點實驗室”,充分發揮利用豐富的優質富硒土壤資源、生態條件和壽鄉文化資源優勢,將其轉化為經濟優勢。

產業興旺才能鄉村興旺
堅持實施品愛強農戰略,深入實施特色農產品品牌工程,推進“一村一品”“一鄉一業”小版塊特色產業發展。
2018年,石嘴山市新培育寧夏特色農產品品牌22個,新申報地標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18個,建成富硒農產品生產基地14個,培育富硒農產品品牌10個。

富硒特色牌,為破解“三農”問題開創新模式
“加快推動富硒農產品開發,對促進洛陽農業轉型升級有重要意義,為解決‘三農’問題帶來了機遇。”侯文邦說。
侯文邦說,近年,國家和洛陽市先后******方案,支持富硒農業發展。富硒農產品基地建設覆蓋范圍廣,將會帶來可觀的社會、經濟、生態效益。
他認為,應緊抓機遇,推進富硒農產品生產基地建設,用企業模式謀劃農業生產,不斷拉伸富硒產業鏈條,打造獨具特色的富硒品牌,
提升富硒農產品國際競爭力,為實現農業產業化的順利轉型、農民脫貧致富、破解“三農”問題開創新的發展模式。

發揮資源優勢 做強特色產業 打造商貿旅游重鎮
“政府工作報告對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服務業提檔升級等進行了安排部署。邵原鎮要圍繞打造商貿旅游特色鎮這一目標,
大力推動農業旅游業深度融合發展,力爭建成展示河南形象的窗口。”王偉國表示。
邵原鎮將加大對外開放力度,重點做好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加快推進城鎮建設,提升鎮區基礎設施;
強力推進鄉村振興,促進鎮村融合發展;做好特色農業,支持做大富硒鮮果、富硒紅薯等特色產業發展。
關注兩會政府報告
聚焦
“富硒農業”

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政協委員梁紅衛對現今的農產品同質化嚴重,
科技水平低從而導致產品過剩,農產品價格低的惡性循環表示焦慮。
梁紅衛建議,應大力研究和推廣技術、發展富硒農業、從而提高產品附加值。
以發展”特色農業、品牌農業、功能農業“的產業振興方式,推動鄉村振興。

全國人大代表、廣西貴港市市長農融介紹,近年來貴港市充分利用富硒資源調查成果,
大力開發特色優勢富硒農產品,積極推行標準化、規?;晃a技術,
廣泛建立示范基地,生產富硒產品,實施富硒認定,打造富硒品牌。